望洞庭古诗译文及赏析

26卧听桃花雨 | 07-03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描绘洞庭湖秋夜月色的诗。

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的是洞庭湖在秋夜月光的照耀下,湖面与月光相映成趣的景象。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进一步描绘了湖面如镜,湖水清澈宁静的景色。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描绘了洞庭湖中的山色,因为是秋天,所以山色呈现出翠绿色。最后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则用巧妙的比喻,将洞庭湖比作一个白色的银盘,湖中的君山则比作一颗青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

拓展资料:

1.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2.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谪到湖南时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忧思。

3.艺术特色:此诗用词精炼,形象生动,特别是最后两句,以"白银盘"和"青螺"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令人赞叹。

4.诗歌主题:这首诗以秋夜月色下的洞庭湖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5.后世影响: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名篇。

总的来说,《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一首描绘洞庭湖秋夜月色的佳作,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比喻,将洞庭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