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讲解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文大意为: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此时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拓展资料:
1.诗人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画作介绍:《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的一幅画,惠崇是北宋时期的僧人,也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以画鹅、鸭、鹭鸶等水鸟及江南景色见长。
3.文学价值:这首诗既描绘了画中景物,又增加了画作所没有的细节,如“鸭先知”、“河豚欲上时”,展现了苏轼的才情和想象力,也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惠崇的画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苏轼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诗和画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