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是什么意思的诗

"思无邪"是一个源自《诗经》的词汇,原意是赞美诗歌的纯洁和正直,也用来形容人的思想纯正。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一篇,原文是“思无邪,思马斯徂。”其中"思无邪"的"思"是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无邪"则是形容词,表示"纯正,没有邪念"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赞美马匹纯正无邪,也可引申为赞美骑马的人品行端正。
“思无邪”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思想纯正、行为端正。后来,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引用了这句话,用来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的"思无邪"则被用来赞美《诗经》的道德教化作用,认为《诗经》的思想内容纯正,没有邪僻之言,可以起到教育人、引导人向善的作用。
拓展资料: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一篇。
2.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孔子在《论语》中引用"思无邪",体现了他对《诗经》的高度评价。
3."思无邪"作为一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人的思想纯洁、行为端正,也可以用来赞美文艺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总的来说,"思无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对诗歌的赞美,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赞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道德教化、强调人性纯正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