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没发明之前中国用什么写字

在中国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使用竹简、木牍、丝绸等作为书写材料。
在古代,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竹简由竹片制成,每片竹片上书写一行字,然后用细绳将竹片串连起来,形成一卷竹简。这种书写方式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木牍也是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之一,特别是在秦汉时期。木牍通常用松木或柏木制成,形状类似于现代的木板,上面用毛笔书写文字。此外,丝绸也曾被用作书写材料,尤其是在汉代。丝绸质地柔软,书写起来比较方便,但由于价格较高,因此主要被贵族和富人使用。
拓展资料:
1.竹简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首先需要选择新鲜的竹子,然后切割成适当长度的竹片,经过蒸煮、晾干、刻字等步骤,最后用细绳将竹片串连起来,形成一卷竹简。
2.木牍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主要是在官方文件、法律条文等正式场合使用。
3.丝绸作为书写材料的使用在汉代达到了高峰。当时有一种叫做“丝绸书”的书写形式,即在丝绸上用毛笔书写,然后将丝绸折叠起来,用绸带系好,形成一个小册子。
总的来说,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主要使用竹简、木牍、丝绸等作为书写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