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失色意思是什么

15芳华、微漾 | 07-05

勃然失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物或人突然变得黯然失色,比喻在某人或某事面前显得不够出色或不够重要。

“勃然失色”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境或对比之下,原本较为突出或显眼的事物或人突然显得不够出色。这个成语中的“勃然”指的是突然、猛然的样子,“失色”则是指颜色变得暗淡无光,引申为失去光彩、失去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原本自认为很出色的事物或人,在与更优秀的人或事物对比后,显得不够出色,这时候就可以用“勃然失色”来形容。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面对全班最优秀的学生时,他的成绩就显得不那么突出,这时就可以说他的成绩在优秀的学生面前“勃然失色”。

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这个成语也经常被用来增强对比和戏剧效果。例如,在一幅画中,原本作为主体的花朵,在旁边一幅更为精美的画作面前,就显得“勃然失色”。

拓展资料:

1.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其貌若仙,而心若犬羊,勃然失色。”用来形容某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出色,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愚昧。

2.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对比外,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状态的转变,比如一个人在经历挫折后,原本的自信和骄傲可能会“勃然失色”。

3. 这个成语在运用时,可以根据上下文适当调整,比如可以说“在新的技术面前,旧的技术显得勃然失色”,或者“面对强大的对手,他的实力显得勃然失色”。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