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是什么遗产类型

11悲魂曲(★) | 07-02

云冈石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拓展资料:

1.历史沿革: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兴盛于唐,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

2.雕刻艺术: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3.文化价值: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了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4.保护措施: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世界遗产: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以其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展现了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风采,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