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故乡鲁国,即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拓展资料:
1.孔子的一生:孔子的一生充满坎坷,他曾做过鲁国的司寇,主持过鲁国的政事,但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不被当权者接受,后来离开了鲁国,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理念和教育思想。
2.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学习的愿望,都应该接受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3.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孔子主张"仁爱",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他的伦理道德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孔子的著作:孔子的著作主要有《论语》、《春秋》等,其中《论语》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5.孔子的后世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被尊奉为"至圣先师"。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