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政治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重新确立了政治路线。
主体
1.政治路线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路线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
2.历史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3.政治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经济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5.社会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拓展资料:
1.会议时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2.会议主题: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会议人物:邓小平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讲话被公认为是会议的指导思想。
4.会议决策: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5.会议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