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烟型污染发生的季节

煤烟型污染通常发生在冬季。
煤烟型污染,主要指由于燃煤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的空气污染。冬季之所以容易发生煤烟型污染,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冬季寒冷,人们大量使用煤炭取暖,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增加。
2.冬季天气寒冷且多逆温现象,空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
3.冬季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容易形成干尘污染。
4.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燃煤量大,且燃煤质量参差不齐,环保设施不完善,加剧了煤烟型污染。
5.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也加剧了冬季的空气污染。
拓展资料:
1.据统计,我国北方冬季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年总排放量的40%以上。
2.逆温现象在冬季的出现概率比其他季节高出约20%。
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燃煤量占全年燃煤量的60%以上。
4.环保设施不完善的燃煤设施,其污染物排放量是达标设施的3-5倍。
5.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冬季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在大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占空气污染源的比重高达40%。
总的来说,冬季的寒冷天气、燃煤量的增加、逆温现象的发生以及环保设施的不完善等,都是煤烟型污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提高燃煤质量、完善环保设施、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等,来降低冬季煤烟型污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