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意思是什么

木已成舟覆水难收的意思是,事物一旦形成或发生,就无法改变或收回。
"木已成舟"是一个比喻,原意是木头已经制成船只,无法再变回原来的木头。"覆水难收"则是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回来,常用来形容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这两句话连用,就是表示某个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改变,强调事情的不可逆性。
拓展资料:
1.源自《战国策·燕策》:"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破齐,入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人奔亡者数十万,乐毅遂并齐地,悉收其宝物,传檄燕人,使还其田里,令齐人民各务其所。"意思是乐毅攻下齐国后,没有对齐国人民进行杀戮和掠夺,而是让他们各归其业,这种行为就如同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一样,无法改变。
2.《资治通鉴·唐纪》:"晋王谓诸将曰:'吾已许李密矣,彼必守信。木已成舟,覆水难收,诸君勿复言也。'"意思是晋王已经答应了李密,即使有些将领不同意,也无法改变这个决定。
3.《水浒传》:"宋江听得,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这黑厮怎地如此粗卤!他说出这一句话来,教我如何回覆?'林冲道:'哥哥休怪!木已成舟,覆水难收。且请哥哥到庄上少歇,待小弟与哥哥商量个长策。'"意思是宋江听了林冲的话后,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接受现实。
4.《红楼梦》:"林黛玉道:'事已至此,不必多言。只愿你我二人从此各不相干,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意思是林黛玉已经决定和宝玉分手,即使宝玉再怎么挽回,也无法改变这个决定。
5.在现代生活中,"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常用来形容某个决定或行为已经做出,无法改变。例如,一个人在签署合同后,就不能再反悔,因为"木已成舟覆水难收"。
总的来说,"木已成舟覆水难收"这句话用来强调事情的不可逆性,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或行动之前要深思熟虑,因为一旦决定或行动做出,就无法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