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10£蔡灬林﹌ | 07-05

变质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是由原来的火成岩或沉积岩在地壳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这类岩石的变质作用主要由地壳深部的热能和压力引发,使得原岩的矿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了改变。常见的正变质岩有片麻岩、云母片岩、大理岩等。

副变质岩,又称为次生变质岩,是由原来的火成岩或沉积岩在地表或者近地表的环境下,受到风化、淋滤、化学反应等作用,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岩石。这类岩石的变质作用主要由地表的水、气、生物等环境因素引发,使得原岩的矿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了改变。常见的副变质岩有绿泥石片岩、石英岩等。

拓展资料:

1.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变质作用、重结晶和矿物重组三个阶段。

2.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的主要区别在于变质作用的环境和引发因素不同。

3.变质岩的命名通常根据其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和岩石结构,例如片麻岩中的"片麻"是指其岩石结构中具有定向排列的长条状矿物。

4.变质岩的研究对于理解地壳的演化历史、地质构造的变迁以及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5.变质岩在地壳中的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地壳深部和地壳-地幔交界处。

总的来说,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是变质岩的两大类,它们的形成过程、引发因素以及矿物质成分都有所不同,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地质历史和地壳构造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