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写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是唐朝诗人杜甫所写。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拓展资料:
1.诗人背景: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2.诗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后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3.诗作解读:这首诗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和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无限的感慨。
4.诗句寓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露水的晶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5.影响与评价:《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的来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