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哪一首七律诗与重阳节有关

23梵谷左耳 | 07-03

杜甫的《登高》一诗与重阳节有关。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拓展资料:

1.《登高》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诗中提到“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无际”,重阳节有登高远望的习俗。

2.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3.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揭示了诗人身世的坎坷和人生的艰辛。

4.《登高》是杜甫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代表了他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5.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习俗。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描写重阳节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