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什么典故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上》。
在《孟子·离娄上》中有一段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里的“鱼”和“熊掌”都是美味的食物,孟子以它们为比喻,表达了一个道理:当我们面对两种同样有价值或吸引力的事物时,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往往不能同时得到,必须做出选择,舍弃其中的一个。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含义。
拓展资料:
1.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中庸之道"思想,即避免极端,寻找平衡。
3.这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不能同时得到两样东西",或者"在两个好东西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的意思。
4.除了《孟子》外,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观念,比如《易经》中的"太极图"就是这种思想的象征。
5.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常常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比如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等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生活中往往需要做出取舍,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智慧,因为只有通过取舍,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