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早由清朝人谁首次发现

16血色、味道 | 07-02

甲骨文最早由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王懿荣是清朝末期的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1899年,他在购买的中药龙骨上发现了刻划的符号,经过研究,他确认这些符号是比小篆更早的文字,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甲骨文。王懿荣的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诞生。

拓展资料:

1.王懿荣的背景:王懿荣(1845年-1900年),字廉生,号固安,山东福山人,清末翰林,曾任国子监祭酒,是清朝末期的一位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2.甲骨文的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3.甲骨文的发现地点: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是清末民初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4.甲骨文的价值: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中国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资料。

5.王懿荣的贡献:王懿荣的发现和研究,开启了中国近代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新篇章,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早期历史、文字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王懿荣作为甲骨文的首次发现者,他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