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辞的辞是什么意思

"义不容辞"中的"辞"是推辞、拒绝的意思。
"义不容辞"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义"指的是道德、道义,"辞"则指推辞、拒绝。因此,"义不容辞"的含义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拒绝,形容某事应尽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必须要去做,不能推卸。
拓展资料:
1."义不容辞"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义,人之正路也;不容辞,犹不容违也。"(《礼记·中庸》)
2."义不容辞"的近义词有"责无旁贷"、"义不容却"等,都表示某事应尽的责任或义务。
3."义不容辞"的反义词有"推三阻四"、"敷衍塞责"等,表示推卸责任、拖延不办。
4."义不容辞"常常用于形容面对正义事业、公益事业或者自己的职责时,不能推卸,必须承担的精神。
5.在现代汉语中,"义不容辞"常用于正式的场合,如法律文书、政府公告、新闻报道等。
总的来说,"义不容辞"中的"辞"是指推辞、拒绝,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道义、责任和义务,是我们处理问题时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