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哪个朝代

18白日梦 | 07-02

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清朝。

太平天国起义,又称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8个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拓展资料:

1.起义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广西等地连年灾荒,农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起义过程:起义军在金田村起义后,迅速占领永安,并在那里建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起义军北上攻克武昌,接着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领导人物: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物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

4.失败原因:内讧频繁,领导人争权夺利,破坏了团结,削弱了自身力量;战略失误,如北伐过早、过急,孤军深入,最终全军覆没;天京被围后,未能有效组织力量进行突围,导致最终失败。

5.历史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