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反侧出自哪里?

20冷绝尘 | 07-05

《诗经·周南·关雎》

“辗转反侧”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是《诗经》开篇之作,描述了一位男子对淑女的深切思念之情。其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诗描绘了这位男子因思念心上人而夜不能寐,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的情景。这里的“辗转反侧”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因为愁思、挂念或兴奋等情绪而无法安眠的状态。

拓展资料: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辗转反侧”出自《国风·周南》中的《关雎》篇。

2. 《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其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均具有代表性,历来备受文人墨客推崇。孔子曾评价《关雎》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 “辗转反侧”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不仅用于表达情感上的困扰,也常用来形容人在面临重大决策或遭遇困难时内心反复纠结、挣扎的状态。

“辗转反侧”这一成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古人面对情感纠葛时的细腻心理,如今已成为我们日常表达复杂情绪状态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