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与不良资产的范围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发放的贷款中无法按约定的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回收的部分;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因贷款违约等原因形成的无法正常回收的资产。
银行不良贷款与不良资产的范围涵盖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贷款违约和资产损失。具体来说:
1. 不良贷款:这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后,由于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者贷款逾期超过一定期限(如90天),导致银行无法按原定合同回收的贷款。不良贷款主要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其中,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在还款期限内归还本息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时间较长,且回收可能性较小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是指经过努力仍无法收回的贷款。
2. 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指银行因不良贷款形成的损失,包括已计提损失和未计提损失。已计提损失是指银行根据内部评估和政策要求,对预计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部分进行计提的准备金;未计提损失则是指尚未计提准备金的预计损失。不良资产还包括因其他原因形成的损失,如投资失败、担保损失等。
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的范围不仅限于贷款业务,还可能涉及银行的其他金融业务,如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银行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以及及时计提和处置不良资产,以降低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的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
拓展资料:
1.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指不良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的资产质量越差。
2. 不良资产处置: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包括清收、重组、转让、破产等。其中,清收是指银行通过催收等方式收回不良贷款;重组是指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贷款条件,以降低损失;转让是指银行将不良资产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破产是指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银行通过破产程序收回部分资产。
3. 风险拨备覆盖率:风险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指银行计提的不良贷款准备金占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风险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对不良贷款的风险抵御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