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训

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出自《周易》和《礼记·大学》。"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刚健有力,永不停息。"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指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亲近民众,达到至善的境地。
拓展资料:
1.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
2."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不仅被作为厦门大学的校训,也被很多其他学校和组织引用。
3.厦门大学的校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厦门大学的校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
5.厦门大学的校训鼓励学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卓越,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体现了该校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这一校训不仅是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对社会的承诺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