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具体是什么条件才符合

五保户是中国农村特有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村居民,可以申请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1.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2.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
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拓展资料:
1.五保户的保障内容包括: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2.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共402.0万人。
3.五保户的供养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五保户的生活需要确定。
4.五保户的供养形式包括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或者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5.五保户的供养经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安排。
总的来说,五保户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