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即事古诗诗意解释

13幻听、 | 07-02

《溪居即事》是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溪边的生活情境。

全诗内容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解释如下:

清晨,孩子们从铜盆里取出冻住的冰块,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银钲(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敲击。敲击出的声音清脆响亮,穿林而过。突然间,冰块像玻璃一样碎裂在地上,发出砰然的声音。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孩子在冬天的早晨玩耍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同时也反映出古时的生活环境和习俗。

拓展资料:

1.诗人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杨万里,他善于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语言清新自然。

2.冰钲: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通常是铜制的,形状类似钟,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3.玉磬:一种打击乐器,用石头或金属制成,声音清脆。

4.玻璃:在古代,玻璃制品并不多见,因此,冰块破碎的声音被比喻为玻璃破碎的声音,可见其清脆的程度。

5.溪居即事:即事,即对眼前的事物进行描绘,这种题材在古诗中常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理解。

《溪居即事》是一首以儿童活动为主题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清晨的溪边,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欢乐和冬天的气息。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