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是两个在税收领域常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的规定,扣除各种允许的减除项目后的所得额,它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简单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减去允许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
而应纳所得税额则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出来的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拓展资料:
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企业的成本、费用、损失、折旧、摊销等。
2.不同的企业所得税率可能不同。例如,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率可能较低。
3.应纳所得税额不仅仅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率,还可能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
4.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有税收减免,这会导致应纳所得税额减少。
5.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都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否则可能会引发税务问题。
总的来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基础,而应纳所得税额则是企业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企业进行税务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