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哪年开始研发的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从1994年开始研发。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的Galileo之后的第四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其中,北斗一号主要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二号扩大了服务范围,覆盖了亚太大部分地区;北斗三号则实现了全球覆盖,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服务。
拓展资料:
1.研发时间: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自1994年开始研发,至今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
2.首颗卫星发射:2000年10月31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射了首颗试验卫星,标志着系统建设的正式启动。
3.全球覆盖:北斗三号系统于2020年6月23日完成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全球覆盖的完成。
4.应用领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
5.服务能力: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具有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多种服务能力,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