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骆宾王古诗原文鉴赏

《在狱咏蝉》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蝉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品格,借此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之情。
全诗如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蝉在秋天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在狱中的孤独和悲愤。诗中的“玄鬓影”和“白头吟”分别象征着诗人年轻的自己和年老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描绘了蝉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况,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无力感。最后,“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冷暖的失望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拓展资料:
1.诗人背景:骆宾王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
2.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骆宾王在狱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蝉有着高洁、清贫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比喻人的高尚品质。
4.诗歌结构:这首诗采用五言古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语言凝练。
5.文学价值:《在狱咏蝉》是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总的来说,《在狱咏蝉》通过描绘蝉的生活和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展示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