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所造罪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出处

"往昔所造罪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出自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
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佛教对于罪业和人生苦难的理解。"贪、嗔、痴"在佛教中被称为"三毒",是佛教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贪"是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过度欲望;"嗔"是对不如意事物的愤怒和反感;"痴"是对真理的无知和误解。"无始"则指的是这些罪业和烦恼并非一时产生的,而是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众生。"往昔所造罪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就是说,我们过去所造的一切罪业,都是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贪欲、愤怒和无知。
拓展资料:
1."贪、嗔、痴"是佛教中"十烦恼"的一部分,另外七种烦恼分别是"慢、疑、邪见、掉举、昏沉、散乱、不正知"。
2.在佛教中,"罪业"是由于人们的贪、嗔、痴等烦恼所造,会引生各种苦难,而消除罪业的方法就是通过修行和觉悟。
3."无始"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时间的无限性和无始无终,表示一切现象的起源无法追溯。
4."地藏菩萨"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著名,被认为是救度地狱众生的菩萨。
5.《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地藏菩萨的大愿和救度众生的故事。
"往昔所造罪业皆由无始贪嗔痴"这句话揭示了佛教对罪业和人生苦难的理解,也提醒我们要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消除罪业,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