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运行级别及相应含义

Linux的运行级别是指系统启动后进入的不同工作状态,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系统运行过程。Linux有7个运行级别,每个级别都有特定的用途。
Linux的运行级别如下:
1.运行级别0:halt,停机(或者关机)。在这个级别下,系统停止所有服务,大多数设备都会被关闭。
2.运行级别1:single-usermode,单用户模式。主要用于系统维护,系统只有root用户可以登录。
3.运行级别2:多用户模式(无网络服务)。在这个级别下,系统支持多用户登录,但不提供网络服务。
4.运行级别3:多用户模式(有网络服务)。这是最常用的运行级别,系统支持多用户登录,并提供网络服务。
5.运行级别4:保留,未使用。
6.运行级别5:图形界面模式。这个级别下,系统启动图形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登录。
7.运行级别6:reboot,重启。在这个级别下,系统会重启。
拓展资料:
1.运行级别的设置:Linux系统的运行级别一般在/etc/inittab文件中设置,通过修改这个文件可以改变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
2.切换运行级别:在运行级别3下,可以通过init命令切换到其他运行级别,例如init5可以切换到运行级别5。
3.systemd的运行级别:在使用systemd的系统中,运行级别被替换为target,但其功能和运行级别类似。
4.守护进程与运行级别:在不同的运行级别下,系统会启动不同的守护进程。例如,在运行级别3下,网络服务相关的守护进程会被启动。
5.运行级别的安全考虑:运行级别1和单用户模式主要用于系统维护,由于只允许root用户登录,因此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可以切换到这个级别以提高安全性。
Linux的运行级别是一种灵活的系统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行级别,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