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申报收入总额指什么

纳税申报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等,它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申报收入总额的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营业务收入:这是企业主要业务活动产生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2.其他业务收入: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产生的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3.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获得的收益,如股票、债券的利息、分红等。
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5.营业外收入: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如政府补助、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等。
拓展资料:
1.纳税申报收入总额的计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收入应在实现时确认,而不是在收到款项时确认。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预收账款、分期收款销售等,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正确计算和确认纳税申报收入总额。
3.企业应准确、完整地记录和核算所有收入,以确保纳税申报收入总额的准确性。
4.纳税申报收入总额的计算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正确计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
5.企业在计算纳税申报收入总额时,需要注意与会计利润的差异,及时调整会计利润,以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纳税申报收入总额是企业计算所得税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准确理解和计算,以确保纳税的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