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吃的小米是由什么培育而来

人们常吃的小米,主要是由谷子(学名:Setariaitalica)培育而来。
谷子,又被称为粟,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禾本科植物,因其种子脱壳后呈黄色或浅黄色,故被称为小米。小米的培育历史非常悠久,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小米。小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小米不仅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常被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小米粥、小米糕等。
拓展资料:
1.小米的品种:中国的小米品种非常丰富,有黄小米、白小米、红小米、黑小米等不同颜色的品种。
2.小米的种植面积:据中国农业部门的数据,中国的谷子种植面积约为500万公顷。
3.小米的营养价值:小米富含蛋白质,其含量高于大米和小麦,且小米中的蛋白质质量优良,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
4.小米的药用价值: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小米被认为具有健脾和胃、补肾益精的功效。
5.小米的食用方式:小米除了可以直接煮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如小米糕、小米饼、小米饭等。
总的来说,小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对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