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点面结合的段落

30浣殇 | 07-02

开国大典的点面结合段落主要是描述了整个大典的宏观景象以及部分重要人物的微观细节,展示了大典的盛况和参与者的激动心情。

在开国大典的报道中,点面结合的段落是这样的:“天安门城楼,一片红光。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时,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鞭炮声汇成一片,震耳欲聋。人们挥舞着帽子、手帕,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在这个点上,毛泽东主席的身影,以及他的话语,都成为了整个大典的焦点。而广场上的人群,他们的欢呼和掌声,构成了大典的背景,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画面。”

拓展资料:

1.人物描绘。在这段文字中,毛泽东主席是焦点人物,他的形象和话语都被详细描述,而广场上的人群则被描绘为一个整体,构成了背景。

2.场景描绘。这段文字描绘了开国大典的场景,包括天安门城楼、广场、人群、掌声、欢呼声、鞭炮声等,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3.情感表达。这段文字表达了人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拥戴,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4.语言运用。这段文字语言简洁明快,既有具体的描绘,又有抽象的表达,既有宏观的描述,又有微观的刻画,形成了点面结合的效果。

5.主题表现。这段文字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开国大典的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以及人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烈欢迎和衷心祝福。

开国大典的点面结合段落,通过人物描绘、场景描绘、情感表达、语言运用和主题表现等多角度,展示了大典的盛况和人们的激动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