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话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他关于社会结构的重要论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经济基础是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变化;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拓展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为理解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来理解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
2.这一理论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否认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思想意识、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都可以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注重上层建筑的建设,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和发展路径也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我们可以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5.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于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我们理解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工具,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