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衣食住行变化

17九黎♧苒 | 07-04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时间为线索,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民的穿着主要以棉布、丝绸等传统材料为主,色彩单一,样式保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穿着越来越多样化,时尚元素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国外品牌的进入,上海的服饰市场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

在食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民的饮食主要以面食、米饭、豆制品等为主,菜品种类有限。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的开放,各种地方特色菜、国际美食纷纷涌入上海,市民的饮食选择更加丰富。

在住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住房条件相对艰苦,大部分市民居住在狭小的公房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私有住房的比例大幅提高,市民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在行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市民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公交车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拓展资料:

1.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上海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8.8平方米,比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了5.6倍。

2.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2018年,上海市餐饮业实现销售额2087亿元,比1978年的11.5亿元增长了181倍。

3.根据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数据,2018年,上海市地铁线路总长度达到705公里,比1993年的64公里增长了10倍多。

4.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183元,比1978年的387元增长了165倍。

5.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统计,2018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27亿元,比1978年的242亿元增长了52倍。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