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辅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20拉勾勾 | 07-04

服装辅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主要包括样品准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判定等步骤,这些步骤是保证服装辅料质量的重要手段。

1.样品准备:首先,根据被测服装辅料的类型和数量,选取代表性样品,样品应当保证其完整性和无损性。

2.检测项目:根据不同的服装辅料类型,制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如,对于纽扣,检测项目可能包括耐久性、耐热度、耐色牢度等;对于拉链,检测项目可能包括滑动性能、耐疲劳性、耐腐蚀性等。

3.检测方法:根据制定的检测项目,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应当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可重复性。

4.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对服装辅料的质量进行判定。判定标准应当根据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制定。

拓展资料:

1.检测设备:服装辅料检测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如拉力试验机、色差仪、耐热度试验机等。

2.检测环境:检测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相关的检测知识和技能,同时,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4.检测报告:检测完成后,应当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当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判定等内容。

5.检测周期:检测周期应当根据服装辅料的类型和检测项目确定,一般来说,检测周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服装辅料的使用。

服装辅料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是保证服装辅料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严格执行检测规程,才能确保服装辅料的质量,从而保证服装的整体质量。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