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鲁迅什么时期的作品

《呐喊》是鲁迅先生在1918年至1922年期间创作的小说集。
《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四篇短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故乡》等。这些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各种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摧残,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新社会的热切期待。
拓展资料:
1.《呐喊》的创作背景:《呐喊》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创作的,鲁迅先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醒沉睡的国民,发出对旧社会的抗议和对新社会的呼唤。
2.《呐喊》的艺术特色:《呐喊》中的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节紧凑,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呐喊》的影响:《呐喊》的发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也由此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4.《呐喊》的出版:《呐喊》最初由上海新青年社于1923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5.《呐喊》的主题:《呐喊》的主题是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新社会的热烈向往,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呐喊》不仅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它的价值在于它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呼唤新社会的到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