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基准的?

海拔高度是以海平面为基准测量的。
海拔高度,又称为绝对高度,是指地球表面某地或某物点高出平均海水面的垂直距离。这个平均海水面被定义为“大地水准面”,它是通过全球海洋潮汐、温度、盐度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计算出的一个理论上的均衡水面。因此,任何地点的海拔高度都是以其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衡量的,如果一个地方位于大地水准面上,则其海拔高度为零;如果它高于大地水准面,则海拔高度为正值;若低于大地水准面,则为负值。
拓展资料:
1. 海拔高度的测量在地理学、气候学、航空航海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气象预报中,海拔高度对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很大。
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非常精确地测定地表物体的海拔高度,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3. 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呈椭球形状,因此在进行海拔高度测量时还需考虑地球形状的因素,国际上通常采用WGS-84坐标系作为参考框架来进行海拔高度的计算。
总之,海拔高度这一概念是建立在科学测定和标准化基准——大地水准面之上的,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特征、指导各类工程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